本帖最后由 廖老师我考网 于 2025-5-28 14:27 编辑
01
2025年,兰州大学本科招生整体扩招350人,31省(市、自治区)招生计划均有增加。 1. 招生计划重点向理工农医学科专业倾斜,向一流学科、基础学科倾斜,向四新、国家战略急需学科专业倾斜。 2. 计算机类、电子信息类、核工程等“硬核工科”专业招生计划同比增加。 3. 地理科学类、草业科学、化学类等“强势”学科招生计划同比增加。 (具体分省分专业计划以各省教育考试部门最终公布为准。)
02
首创17个跨学科创新班 打破学科壁垒,聚焦关键领域,抢占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,联动25个学院,全新开设17个交叉班型,培养信息化、国际化、应用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,2025年通过高考直接招生625人,所有省份均有覆盖。
跨学科创新班
▲ 兰大首届!招625人! 增加基地班直招专业 在往年理论与应用力学(基地班)、经济学(基地班)、草业科学(基地班)通过高考成绩直接招生的基础上,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(基地班)通过高考直招。 取消应用化学(放射化学方向)、应用物理学(原子核物理方向)普通班设置,直接以“基地班”进行招生。
基地班 1990年7月,国家教委在兰州大学召开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(简称“兰州会议”),是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,遴选了一批高水平院校设置相应的理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。兰州大学获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,8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,基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10。 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:地理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生命科学与技术、历史学。8个省(部)级人才培养基地:大气科学、信息科学与技术、数学、核科学与技术、理论与应用力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草业科学。
专业布局动态优化 ◈ 取消部分大类招生。信息与计算科学(原数学类)、统计学(原数学类)、化学工程与工艺(原化工与制药类)、地质学(拔尖基地)(原地质学类)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(原水文类)等专业直接按具体专业招生,考生志愿填报即可锁定专业方向,避免二次分流“顾虑”。 ◈ 专业布局动态优化。金融工程、能源化学工程、地球化学、功能材料、信息安全、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停止招生,世界史、市场营销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暂停招生。 ◈ 医学专业资源整合。聚焦“临床医学”专业,精简专业结构,取消医学影像学、医学检验技术、麻醉学、儿科学本科专业,扩充“临床医学”专业招生规模,集中优质资源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。
03
响应国家医疗人才培养需求与双碳战略目标,新增地球科学、临床医学2个“萃英班”,延续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人文“萃英班”优质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,共同形成兰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“新格局”。
地球科学萃英班 通过与地理科学、大气科学、地质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互补,突破单一学科及其培养模式局限,形成学科集成群体,培养立志献身于地学基础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,采取“2+1+G”模式培养。
临床医学萃英班 秉承“医工理文交叉融合、医教研协同创新、学科与教育同步推进、临床与研究一体化发展”的理念,采取五年制培养模式,培养发展潜力足、创新能力强、专业能力高的临床医学卓越人才。
“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”—— “萃英班”
2009年,为回答钱学森之问,国家提出了“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”,俗称“珠峰计划”,培养我国自己的拔尖人才,兰州大学成为全国19所试点高校之一。2010年,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,目前设置有化学、物理、生物、数学、人文、地球科学、临床医学七个“萃英班”,每年在大一学生中选拔,每班各选拔20人左右,采取“三制三化”的培养模式,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去往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。2025届毕业生深造无忧,其中21人保送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,16人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。
04
新生特长类转专业 以2024年政策为例,具备相关学科特长的新生只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,入学即可申请转专业:语、数、外单科≥满分90%(如135分/150分);物化生政史地单科满分;文综/理综满分;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及以上;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三等奖2项(不同学科)及以上。2024级新生83人符合条件,转专业成功率100%。
基地班选拔 除强基计划、外语类保送生、艺术生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、护理学专业学生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外的所有本科新生,符合相关科目报考的条件(一般有英语成绩的要求),均可报考。具体选拔要求以学校教务处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。 新生可通过“特长类转专业”和“基地班选拔”两种方式实现转专业,入学即享专业重选权。
自由申请 一年级本科生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,不限制高考科类、不限制录取类型(强基计划、外语类保送生、护理学、艺术类、免费医学定向生、合作办学、身体受限专业除外)、不限制录取专业、不限制转出名额,自由申请。 2023级学生中,253人成功申请,实现专业兴趣再选择。
“萃英班”选拔 面向全校大一在读本科生(除学校规定的不能转专业的学生以外)。每班选拔20-30人。临床医学萃英班在第一临床医学院、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(不含免费医学定向生)范围内进行选拔。学业成绩与外语成绩达到相关要求。具体选拔要求以萃英学院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。
可申请在学科相近学院间转专业 二年级本科生由原先“可在学科类内进行申请”,改为“可申请在学科相近学院间转专业。”
网络新闻“2+2” 培养网络与数字化媒体相关领域的复合型人才,面向全校大二在读本科生选拔30人,后两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,毕业获新闻学相关学位。具体选拔要求以新闻与传播学院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。
生物制药“2+2” 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能力,面向未来的创新型、引领型的生物医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,面向全校大二年级理工科在读本科生选拔不超过20人,后两年在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就读,可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项目。具体选拔要求以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。
可申请所在学院内转专业 三年级本科生由原先“不得转专业”,改为“可申请所在学院内转专业”,精准匹配职业规划需求。
05
▪ 新建“交叉科学科教一体化平台”——现代化工程实训中心。占地5300㎡,配备工业级数控设备,数控车床、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、数控激光切割机、3D打印机等实践平台助力学生的“未来工程师”之梦。
▪ 新建草地生态与管理大数据实验室(公共绩效与安全智能实验室)。20台强大的华为服务器作为基础算力,EEG脑电波监测仪、fNIRS近红外光谱仪等顶尖设备全配备,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助力信息化人才培养。
▪ 新建医学“超级实验室”——新医科创新平台。占地约1100㎡,有150余台、总价值6000余万元各类仪器设备。组织学制片染色平台、电镜制样平台、显微镜成像与分析平台、分子与细胞平台、化学检测与分析平台、低氧研究平台、活体动物功能检测平台、小动物行为学检测平台、神经科学研究平台、电生理研究平台等十大功能模块,涵盖了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。
▪ 教学楼、实验楼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师生们的到来。现代化设计巧妙地将科学与美学融为一体;自习区自由移动的桌椅,方便与同伴随时进行思想碰撞;墙壁两侧增设公告栏,展示学校一流课程和最新科研动态;内部实验室新增一系列尖端设备,为师生提供了完备的实验资源。
▪ 宿舍楼、自习室期待为大家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。2025年,又有5栋本科生宿舍楼即将完成升级改造。上床下桌四人间,洗衣机、热水器、直饮水器、自助吹风机等生活配套齐备,无人售货便利店、宿舍自习室……让同学们时刻满电学习,“安全感”满满。
来源:兰州大学 【2025我考网志愿填报名额播报】 四川新高考填报45个志愿,较往年增长5倍,为了确保缴费会员的志愿填报质量,我考网今年每位老师缩减5个名额,由原来一位老师一年填报30个高考志愿,调整为一位老师填报25个志愿。截至日前,所有服务老师共计余下37个名额,其中艺术体育类余16个,普通文化类余21个,建议意向报名家长抓紧时间咨询报名,我们将会在高考后为考生提供准志愿填报的标准化服务,提前锁定学校和专业!私聊咨询填报详情~ |